在教育改革浪潮奔涌的当下,民办教育正肩负着探索多元模式、激发教育活力的使命。为提升管理干部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,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,国开教育集团近期启动“教育创新与管理赋能”专题培训计划。这不仅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,更是对未来教育形态的前瞻性布局,旨在通过理论革新与实践融合,为各校区注入发展新动能。
以创新破局,回应时代之问
本次培训以“突破传统边界,重构教育生态”为核心目标。在“双减”政策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双重驱动下,教育需从知识灌输转向素养培育,培训正是要引导管理者树立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理念,探索个性化、游戏化、跨学科的教育路径。同时,通过系统化学习与跨校区交流,打破校际壁垒,形成“共学、共研、共创”的协作机制,为集团战略落地提供人才保障。 首期聚焦“玩中学”,解锁教育新范式 首期课程深度剖析了教育创新专家池晓老师创立的“玩中学”理念与“钥匙玩校”实践。池晓提出“游戏是儿童的天性,更是认知的引擎”,认为可以通过设计结构化游戏场景,将知识转化为可探索、可创造、可反思的体验。比如在数学课中融入“密室逃脱”任务,让学生在破解密码过程中理解几何原理。 “钥匙玩校”作为国内首个青少年创新学校,凭借“项目制学习+社群化运营”模式,已帮助数百名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创造。集团各校区参训干部学习“玩中学”的课堂设计逻辑,并就“如何平衡游戏趣味性与知识系统性”等议题展开激烈讨论。 从理念到实践,各校区智慧迸发 围绕培训内容,集团20余校区迅速组织深度研讨,形成了一批高质量学习成果。市北区国开实验学校计划在语文、数学等学科中嵌入“微型游戏任务”,如语文的“课本剧改编大赛”、数学的“校园测量挑战赛”,每学科每学期至少1次,还鼓励教师开设“趣玩乐学工作坊”。 青岛国开中学初中部附属小学计划通过“游戏闯关”培养学生能力,将游戏学习融入日常教学体系,在实践中寻找教育创新与知识传授的平衡点等。 日照国开实验学校初中部教导处主任黄萍萍受池晓闪电隐喻启发,认为年级管理的核心是铺设导电网络,要将“竞赛颁奖台”改造为“全员游乐场”,让教师从“秩序维护者”蜕变为“能量场设计师”。